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中国的农村土地经营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的集体耕种集体经营制转变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国家没有为此单独投入一分钱,只是改变了土地的经营结构,便带来了效率的巨大提升,解决了8亿农民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这就是架构设计的作用,架构效率>>运营效率;电子产品系统的设计方案与此同理。
在不同方案的设计选择上,架构性的改善,可以大大减轻对局部模块设计的技术难度、成本、空间尺寸、加工难度、配套限制、以及避免诸多的潜在隐患。
一个好的系统设计方案,可以让一堆的普通模块,组合出一个很不普通的产品;https://wxa.wxs.qq.com/tmpl/me/base_tmpl.html
一个好的系统设计师,可以带领一群普通的工程师,用普通的模块设计方案,做出不普通的系统级可靠产品。
那什么架构是一个好的架构,评价标准是什么?结论简单而粗暴:
系统架构设计优劣的评判标准:
1)组成系统的模块之间的关联复杂度低;
2)组成系统中的单一模块的资源需求要求较低;
3)组成模块之间的交互容错性机制充分。
如下图的三种架构对比:

左:①为中央控制单元,②-⑤均与①交互,对①的资源要求较高,关联复杂度较高(=5);
中:①为中央控制单元,③和⑤为分系统控制单元,③和⑤分散了对①的资源需求,且关联复杂度被分解到了①(关联度=2)、③(关联度=3)、⑤(关联度=2)上。
右:没有中央单元,系统的复杂度明显增加,容错性机制较差,关联复杂度高,对每一模块的资源需求也高。
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系统设计应该是很重要,但实际工作中系统设计却又不开展或开展的不好。原因有三:
1)系统工程师才不适位,让某方面的专业高手却不是系统高手的资深专家做系统工程师,才华与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思想不适合;
2)系统工程师干得好,也鲜有人能慧眼识珠发现他的伟大;
3)系统工程师干的有问题,也没人能识别出他有啥过错,正适合摸鱼。